无码日韩精品国产欧美探花_国产精品亚洲产品三区_免费网站观看WWW在线观看_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2024年华容县政府决算公开
来源:决算管理员   2025-08-15 09:14
浏览量:1 | | | |

  2024年华容县政府决算公开

  目 录

  第一部分 决算报告

  第二部分 决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表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表

  3、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决算表

  4、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决算表

  5、一般公共预算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决算表

  6、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表

  7、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表

  8、政府性基金本级支出决算表

  9、政府性基金预算转移性收支决算表

  10、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决算表

  11、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决算表

  1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支出决算表

  1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性收支决算表

  1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及结余决算表

  15、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决算表

  16、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决算表

  17、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

  18、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

  19、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

  20、一般债券发行使用情况明细表

  21、专项债券使用情况明细表

  22、“三公”经费决算情况表

  23、专项转移支付分地区分项目明细表

  第三部分 相关说明

  第一部分 决算报告

  关于2024年财政决算草案和2025年上半年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华容县财政局局长  丁  乙

  (2025年7月30日)

  县人大常委会: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会议报告我县2024年财政决算草案和2025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查。

  一、2024年财政决算情况

  (一)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概况

  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完成100018万元,占年计划83000万元的120.5%,同比增长20.6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7011万元,占年计划61000万元的109.85%,同比增长9.28%(主要是增值税和土地增值税增长)。非税收入完成33007万元,占年计划22000万元的150.03%。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的33.00%,比2023年增长6.99个百分点。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74437万元,比上年增长4.16%。其中:教育支出84989万元,同比增加1119万元,增长1.33%;科学技术支出16126万元,同比增加1226万元,增长8.2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2668万元,同比增加1848万元,增长1.83%;卫生健康支出27987万元,同比减少38401万元,下降57.84%(医保资金市级统筹,县级不再列支出所致);农林水支出130223万元,同比增加33183万元,增长34.20%(防汛救灾、居民迁建等上级专项资金增加所致)。

  (二)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10001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42492万元,债务转贷收入82075万元,上年结转结余55654万元,调入资金55000万元,收入合计735239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7443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8971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2018万元,债券还本支出60993万元,年末滚存结转结余18820万元,支出合计735239万元。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78038万元,占年计划237000万元的75.12%,比上年190553万元减少1251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5266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59600万元,上年结余3505万元,收入合计356409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31192万元,比上年140276万元增加9091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33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出资金55000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43200万元,年终结余26884万元,支出合计356409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4年,全县完成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19732万元,同口径比上年95821万元增加23911万元,增长24.95%,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52756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66976万元。

  完成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90350万元,同口径比上年73864万元增加16486万元,增长22.32%,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5369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64981万元。

  本年累计结余29382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实行市级统筹,失业保险和企业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50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万元(系上级专项指标),上年结余收入73万元,收入合计3588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为1180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408万元,支出合计3588万元。

  二、2024年预算执行效果及落实县人大决议情况

  一是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领域投入1.62亿元,重点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成功争取中央制造、国家小巨人等17个项目落地,为30家民营企业争取上级专项补助资金2669.63万元。农业方面投入1.2亿元,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落实0.8亿元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有效提升耕地质量和农业抗风险能力。同时安排0.9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污染防治攻坚等生态环保项目。通过财政资金的精准投放和重点保障,在科技创新、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积极支持办好民生实事。2024年县财政严格落实“三保”支出责任,全年安排30.92亿元(保工资12.55亿元、保运转0.8亿元、保基本民生17.57亿元),确保基本民生支出足额保障。重点民生领域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其中教育支出8.5亿元、医疗卫生支出2.8亿元,按时足额发放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0.8亿元。应急救灾方面,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救灾贷款等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抢险救援和受灾群众救助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稳定。

  三是更大力度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2024年严格执行债务限额管理和十年还款计划,依托风险监测平台强化动态监管。着力融资平台清理转型,湘盛农投公司退出融资平台,整体债务风险可控。

  四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监督。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制定出台《关于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严格财政资金管理的若干规定》,通过优化财政资金审批流程,建立科学高效的审批机制,对预算单位专项资金进行全面清理,并将清理资金重点投向重大战略和民生保障领域,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源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其中国能岳阳电厂、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投产运营,全年贡献税收13838万元。财政监督管理扎实推进,完成35个政府投资项目12.23亿元的事前绩效评估,核减资金480万元;惠民惠农补贴专项检查取得实效,移交问题线索16条,整改问题26个;对9家单位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并下达行政处理决定书,有效维护了财经纪律秩序。

  五是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在政府投资项目方面,统筹调度资金,重点支持国华电厂房屋拆迁、汇川产业园征拆、铁水联运储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工程,同步推进花注公路、新城大道等路网建设项目以及社会化旱改水、耕地恢复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在民生实事项目方面,落实资金650万元,专项用于二桥西路人行天桥建设和小街小巷改造等人大票决项目。重点支持团洲垸灾后重建,截至2024年底,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12.27亿元(中央补助8.58亿元、省市迁建资金3.69亿元),为居民迁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2025年1—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2025年1—6月收支概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概况

  截至6月,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完成55364万元,为年计划101000万元的54.82%,下降1.65%。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完成35718万元,为年计划68000万元的52.53%,增长1.89%。非税收入完成19646万元,为年计划33000的59.53%,下降7.48%。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的35.49%,比2024年同期下降2.23个百分点。

  截至6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合计完成285086万元,同比增长7.23%,增加19233万元。其中民生支出执行18878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6.22%,同比增长4.20%,增加7617万元。其中:教育支出完成42197万元,占年计划76277万元的55.32%;科学技术支出完成4171万元,占年计划3214万元的129.7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1437万元,占年计划2761万元的52.0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54682万元,占年计划104107万元的52.52%;卫生健康支出完成11589万元,占年计划60044万元的19.30%(医保资金市级统筹,县级不再列支出所致);节能环保支出完成3305万元,占年计划3200万元的103.28%;农林水支出完成70577万元,占年计划86603万元的81.49%;住房保障支出完成829万元,占年计划5340万元的15.52%。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概况

  截至6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2309万元,占年计划200000万元的6.15%,同比下降17.39%。主要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424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422万元,污水处理费463万元。

  截至6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2818万元,占年计划200000万元的31.41%。其中:城乡社区支出22012万元,农林水支出840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0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205万元,其他支出3367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6071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概况

  1-6月,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6399万元,占年初预算112014万元的50.35%。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3315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3084万元。

  1-6月,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45746万元,占年初预算89108万元的51.34%。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4498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31248万元。

  (二)债务风险防控情况

  2025年,县财政负责偿还的债务本息8.17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务本息4.46亿元(本金2.42亿元,利息2.04亿元),隐性债务本息3.71亿元(本金2.82亿元,利息0.89亿元)。

  截至6月,已偿还地方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本息4.35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务本息1.88亿元(本金0.81亿元、利息1.07亿元),隐性债务本息2.47亿元(本金2.01亿元、利息0.46亿元)。

  今年7至12月,还需偿还地方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本息3.82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务本息2.58亿元(本金1.61亿元、利息0.97亿元),隐性债务本息1.24亿元(本金0.81亿元、利息0.43亿元)。

  (三)2025年新增政府债券限额及安排情况

  上半年,共争取新增一般债券资金限额计划6000万元,用于糖尿病标准化防控中心和标准化门诊建设项目265万元、城区市政公共设施建设项目180万元、城区“口袋”停车场建设项目220万元、县城区污水改造项目400万元、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350万元、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3145万元,外贷1440万元。

  共争取新增专项债券资金限额计划28500万元,主要用于中医医院“四大中心”建设项目5000万元、智慧化冷链集配中心建设项目9000万元、应急物资储备物流中心建设项目6000万元、高新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期)7500万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1000万元。

  (四)预算执行中存在的困难

  1.收入实现压力大。一是上级转移支付受政策影响大。全省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取消了分配基数,专项转移支付配套要求不断提高,转移支付资金到位率持续走低。二是本级收入实现难。税收收入方面,受经济下行影响,重点税源企业持续萎缩;非税收入方面,受降费政策影响,1-6月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比减少12.91%。三是基金收入进度滞后。上半年我县基金收入与序时进度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2.支出保障压力大。一是“三保”支出规模达31.41亿元。其中保基本民生支出突破18.27亿元,加上保工资支出12.42亿元、保运转支出0.72亿元,三项合计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57%。二是预算外支出增长明显。煤炭铁水联运储备基地项目征拆、耕地恢复项目工程款、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团洲垸灾后迁建安置房建设工程款、团洲安置点征地报批费等县本级新增支出较大。

  3.财政平衡压力大。当前财政运行非常困难,面临收入短收、支出保障双重压力,年终我县财政平衡十分艰难。

  (五)后段工作思路

  1.强化收入征管。一是紧盯收入工作任务,加强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监管,分行业开展精诚共治专项行动,‌深挖潜力,堵漏增收,确保收入足额入库。二是紧盯基金收入,加快耕地指标交易,抓紧土地出让,全面催缴历年尾欠土地出让金,确保基金收入完成。三是加力盘活“三资”,对照我县归集资产的目标,尽快落实资产资源处置计划,及时保障收入入库。

  2.着力压减支出。一是严格落实省市县过“紧日子”文件精神,2025年一般性支出压减5%,公务接待费、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等支出只减不增。二是大力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坚持“三保”支出优先地位,在执行中重点保障。三是严格执行支出保障顺序,坚持每月优先保障工资发放、债务还本付息和基本运转及民生支出,其他支出视库款情况安排。

  3.严防债务风险。按照制定的债务化解工作方案,筹集资金化解存量债务。指导督促各涉债单位每月及时上报债务异动情况,及时调整化债路径,按照“一债一策”要求细化偿债安排。同时全力争取上级支持,积极落实金融支持化债的缓释政策,争取分配更多置换债券额度,缓解偿债压力。

  4.推进争资争项。上半年,我县累计完成争资19.27亿元,占市定年度目标任务的58%。发行专项债券项目4个,发行金额2.75亿元;另有14个项目(含2个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已通过双审核待发行。下阶段,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争资争项主体责任,重点围绕财力性转移支付、政府债券等,加大争取力度,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力保障县域重点项目实施、重点企业发展、乡村振兴推进以及团洲垸灾后重建等重点民生实事。

  5.加力资金监管。深入贯彻“强基固本”行动要求,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工作。规范财政账户管理,全面清理存量账户,严格新设账户,建立财政专户三方对账机制;夯实会计基础工作,推动落实财务人员轮岗制度,严格印章票据使用管理,督促按月完成结账、记账工作;强化乡镇财政监管,严格执行“乡财县管”制度,对乡镇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综合运用预算执行分析、绩效评价、投资评审、政府采购监管和财会监督等手段,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

  第二部分 决算报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 相关说明

  一、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情况

  2024年,上级补助收入442492万元,同比减少29180万元,下降6.19%;主要一般性转移支付减少较多。是其中:

  (一)税收返还

  返还性收入10393万元,同比减少0万元,下降0%;其中:

  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785万元,同比减少0万元,下降0%;

  成品油税费改革税收返还收入1327万元,同比减少0万元,下降0%;

  增值税税收返还收入2231万元,同比减少0万元,下降0%;

  消费税税收返还收入526万元,同比减少0万元,下降0%;

  增值税“五五分享”税收返还收入3867万元,同比减少0万元,下降0%;

  其他返还性收入1657万元,同比减少0万元,下降0%。

  (二)一般性转移支付

  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340611万元,同比减少48962万元,下降12.57%,主要是本年上级补助对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减少。其中:

  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116236万元,同比增加20690万元,增长21.65%;

  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32877万元,同比减少143万元,下降0.43%;

  结算补助收入8481万元,同比减少2906万元,下降25.52%;

  企业事业单位划转补助收入112万元,同比减少0万元,下降0%;

  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收入5738万元,同比减少371万元,下降6.07%;

  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收入5420万元,同比增加507万元,增长10.32%;

  固定数额补助收入20254万元,同比减少0万元,下降0%;

  革命老区转移支付收入2791万元,同比增加13万元,增长0.47%;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转移支付收入9778万元,同比增加4614万元,增长89.35%;

  公共安全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153万元,同比增加136万元,增长13.37%;

  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4951万元,同比增加1567万元,增长11.71%;

  科学技术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70万元,同比减少30万元,下降30%;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  614万元,同比减少61万元,下降9.04%;

  社会保障和就业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  42191万元,同比增加1972万元,增长4.9%;

  医疗卫生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1542万元,同比增加1476万元,增长14.66%;

  节能环保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17万元,同比减少1万元,下降0.85%;

  农林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40434万元,同比减少47316万元,下降53.92%,主要是2023年增发国债水利领域项目4.96亿元;

  交通运输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8701万元,同比增加4951万元,增长132.03%;

  住房保障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6684万元,同比增加2574万元,增长62.63%;

  粮油物资储备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454万元,同比增加88万元,增长24.04%;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  9905万元,同比增加9623万元,增长3412.41%,主要是对团洲的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

  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058万元,同比减少41288万元,下降95.25%。

  (三)专项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支付收入91488万元,同比增加19782万元,增长27.59%。其中:

  一般公共服务1267万元,同比增加536万元,增长73.32%;

  国防0万元,同比减少25万元,下降100%;

  公共安全77万元,同比增加16万元,增长26.23%;

  教育950万元,同比增加530万元,增长126.19%;

  科学技术445万元,同比减少414万元,下降48.2%;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323万元,同比增加207万元,增长178.45%;

  社会保障和就业624万元,同比增加166万元,增长36.24%;

  卫生健康1319万元,同比减少725万元,下降35.47%;

  节能环保13325万元,同比增加2276万元,增长20.6%;

  城乡社区1110万元,同比增加688万元,增长163.03%;

  农林水23439万元,同比减少8252万元,下降26.04%,主要是上年有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专项等资金;

  交通运输3083万元,同比增加880万元,增长39.95%;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1374万元,同比减少126万元,下降8.4%;

  商业服务业等2016万元,同比增加1050万元,增长108.7%;

  金融12万元,同比减少18万元,下降60%;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6381万元,同比减少5980万元,下降48.38%,主要是本年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方面资金减少;

  住房保障4358万元,同比增加250万元,增长6.09%;

  粮油物资储备226万元,同比减少380万元,下降62.71%;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29354万元,同比增加29267万元,增长33640.23%,主要是对团洲的自然灾害救灾、灾后应急恢复方面的资金;

  其他收入1805万元,同比减少164万元,下降8.33%。

  二、举借政府债务情况

  (一)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余额情况

  本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预算数)724326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91533万元,专项债务限额432793万元。截止2024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712646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281055万元,专项债务余额431591万元。

  (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2024年,省转贷新增债务限额1473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97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17600万元,2024年实际发行一般债券27500万元,专项债券117600万元。

  据此,发行一般(再融资)债券54575万元,专项(再融资)债券42000万元,平均期限9.63年,平均利率2.27%。

  (三)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情况

  2024年偿还地方政府债券本金72639.32万元,其中一般债券60639.32万元,专项债券12000万元,支付地方政府债券利息17798.54万元,其中一般债券利息8234.09万元,专项债券利息9564.45万元。

  (四)地方政府债券使用情况

  2024年新增政府债券14510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27500万元,主要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900万元,S218华容花子坟至注滋口公路建设3797万元,容城学校建设资金695万元,生态整治工程800万元,治河渡镇安置房建设158万元,中医院传染病区改扩建工程400万元,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100万元,二桥西路和范蠡路交叉路口人行天桥建设350万元,2024年度小街小巷建设300万元,团洲垸搬迁安置20000万元。

  专项债券117600万元,主要是华容县幼儿园新建及改扩建项目5000万元,华容县田家湖生态新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8600万元,华容县城区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建设项目4900万元,华容县城中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9500万元,华容县环城社区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000万元,华容县乡村振兴芥菜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000万元,华容县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配套基础设施项目10000万元,华容高新区石伏纺织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10000万元,华容高新区杨家桥创新创业园标准厂房(四期)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10000万元,华容县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项目7000万元,华容县二水厂扩建项目11000万元,华容县职业中专园区一体化产教融合中心项目2000万元,华容县章华镇现代农贸市场建设项目4400万元,华容高新区工业机器人标准化厂房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6500万元,华容县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5500万元,华容县生态陵园项目700万元,航道疏浚1300万元,华容河湖联通及水生态修复工程项目2200万元。

  三、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2024年在省财政厅和市财政局的精心指导下,华容县不折不扣贯彻落实省厅“绩效管理巩固年”行动要求,推动各个部门单位从“要我有绩效”向“我要有绩效”的观念转变,促进财政资金聚力增效,真正把绩效理念提升为绩效行动,全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一、指标自评情况

  在新形势绩效管理路上,华容财政坚持绩效为先,不辱使命,勇毅前行。现对照省厅考核工作指标,我县2024年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自评101分,自评等级为“优”。

  (一)突出绩效导向“立标准”,做到规范引领

  华容县围绕财政审计联动、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县财政支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事前绩效评估、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分别制定了具体方案。同时,明确县财政部门抓总体、预算部门负总责、多方抓落实的工作思路,实现由财政部门“一家主导”向各预算部门“共同推进”的转变,确保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突出过程导向“对标准”,做到提质拓围

  华容县把握四个关键节点,确保工作抓得实不走样。一是在预算编制环节做“优”绩效目标。华容县树立以事定钱的预算编制原则,全面打破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基数”,按照“先定事后定钱”的原则,以零为起点编制预算。将绩效目标管理实质性嵌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做到“政策项目有评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绩效目标审核。2024年审定整体绩效目标190个,项目绩效目标305个。二是在项目入库环节做“实”事前评估。实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积极构建“部门全面评估+财政重点评估”模式,将事前绩效评估与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一同部署,嵌入重大政策、项目决策程序,作为重大政策、项目设立、调整的前置条件。2024年,华容县审核批复了39个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报告,并出具了审核意见书,涉及资金13.8亿元;另外,财政局单独对华容大道与范蠡路人行天桥建设项目和融媒体中心应急广播项目组织开展了项目事前评估,涉及资金0.15亿元。三是在预算追加环节做“紧”成本核算。坚持探索开展成本效益分析,将成本绩效的理念和方法融入项目的准入关口,对各预算部门(单位)财政资金报告开展全成本预算绩效核算,测算项目各环节成本,明确必要和有效成本,2024年至1-11月,共流转了953个项目,金额达到25.43亿元。四是在预算执行环节做“准”绩效监控。华容县强化“部门单位自行监控+财政审核+财政重点监控”工作机制,组织部门单位对142个项目、55个部门整体支出开展运行监控,从中选择了32个项目,重点监控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同时,财政局对6个项目开展了财政重点监控工作。五是在决算环节做“深”绩效评价。首先是单位自评。2024年,华容县组织部门单位对2023年实施的200个项目支出和190个部门整体支出开展单位自评,并主动公开自评报告。其次是财政重点评价。华容县财政局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民生导向,选择重点评价对象,对14项财政支出共涉及4.47亿元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报送县委、县政府。再次是首次开展了政府收入绩效评价工作。财政部门对华容县住房保障中心公租房、廉租房租金收入进行了绩效评价并出具了绩效报告。

  (三)突出结果导向“达标准”,做到约束有力

  一是完善绩效结果反馈和问题整改机制。华容县将事前绩效评估结果作为项目入库的前置条件,绩效目标审核结果决定是否安排项目预算,绩效监控结果作为项目预算调整、收回的参考依据,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部门改进管理、调整政策的依据,并与下年度预算安排挂钩。特别是对于财政重点绩效评价结果,要求被评价单位制定书面整改落实措施和整改期限,实行销号制,整改完成一个销号一个。二是完善绩效信息报告和公开机制。建立健全绩效信息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每年随同预算草案向县人大常委会报送项目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随同决算草案向县人大常委会报送绩效评价结果。

  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大绩效”理念不够牢固

  一是预算单位绩效意识不强。部分部门认为绩效管理是财政部门或者单位财务部门的事,缺乏主体责任意识,重视程度不够,“业财”配合不佳。二是财政部门内部个别股室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绩效管理是绩效股的事,缺乏主体责任意识,抓大绩效工作配合不佳。

  (二)绩效管理力度不够大

  一是绩效运行实质化监控程度不高。绩效监控由财政部门主导,采取统一模板、标准和要求,部门主动监控意识不强,缺少个性化设计,监控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有待提高。二是绩效评价报告质量不优。部分评价报告专业性和权威性不高,对问题深层次原因分析不够,所提建议措施针对性和可行性不强。三是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范围还不够广泛。目前绩效评价结果主要应用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在其他领域如人事考核、行政问责等方面的应用相对较少,未能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激励约束作用。

  三、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

  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对绩效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做:

  (一)健全绩效管理联动机制

  以联动促改革,健全财政部门牵头抓总、预算部门高效配合、纪检监察和审计全程监督、社会广泛参与的预算绩效管理推进机制。一是健全“财政+部门”联动机制。二是健全“财政+人大+审计”联动机制。通过“多向发力”,绩效理念更加树牢,主体责任更加明晰,工作合力更加凝聚,逐步形成“讲绩效、议绩效、思绩效、抓绩效”的良好氛围,构建出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新格局。

  (二)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措施

  一是财政部门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绩效管理板块与预算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业务对接、数据连通,实现预算与绩效数据互通共享;二是树立部门单位绩效监控意识,通过绩效监控发现预算执行中的偏差和漏洞,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三是高质量开展绩效评价,提高绩效评价工作质量,使绩效评价成为完善政策、改进管理的重要手段;四是健全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机制,大力强化绩效结果运用,坚持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政府预算的重要依据,以结果运用促管理促规范提效益。

  四、三公经费情况说明

  2024年三公经费决算数2130万元,与年初预算相比减少298万元,下降12.27 %,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各部门单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从紧开支“三公”经费,尽量压减。与上年相比减少148万元,下降6.50 %。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各部门单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从紧开支“三公”经费,尽量压减。

  其中: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与年初预算相比增加,0万元,由于年初预算为0,无法计算增长百分比,严格按预算执行。与上年相比减少了8万元,下降100.00 %,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要求,进一步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开支。

  公务接待费1511万元,与年初预算相比减少104万元,下降6.44 %,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要求,进一步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开支;与上年相比减少81 万元,下降5.09%,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要求,进一步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开支;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619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576万元,公务用车购置43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与年初预算相比减少237万元,下降29.15 %,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要求,进一步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开支;与上年相比减少5 万元,下降0.86 %,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要求,进一步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开支。

  公务用车购置费与年初预算相比增加43万元,由于年初预算为0,无法计算增长百分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实际工作中需要采购公务车以及更换公务车,导致了决算数较年初预算增加;与上年相比减少54万元,下降55.67 %,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本年因业务需要,车辆更新和采购数量较上年减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